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网>学校要闻>详细内容

学生们“醒”了!——2015机电一体化德国“双元制”试点班系列报道(三)

来源:99905cm银河有限公司新闻网 作者:石玉丹 编审: 发布时间:2016-05-16 浏览次数: 【字体:

新闻网通讯(记者/石玉丹 图片/朱敬民、田文靖)由当初的菜鸟,到如今晋级为会制造产品的初级技工,这种改变是质的飞跃。在跟随大师的56个忙碌的日子里,学生们不仅从约瑟夫的口传心授中学到了严谨、敬业、专业、坚持、较真的精神,而且还慢慢地把这种精神迁移到自己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当中。
更为可贵的是,孩子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那份强烈的使命感!
5月9日下午,在新实训楼,学生们正三三两两地在机床前操作,恰逢廖毅刚刚完成了一套手虎钳,得到了德国大师约瑟夫的好评:“如果按百分制,这套器械应该得到95分!”后来在项目完成时的总结表彰会上,廖毅获得了“任务完成最快奖”。
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是廖毅喜欢的。它可以把课堂上的兴趣延伸到了学生们上完课、回到宿舍的卧谈中。今天做了什么、明天要做什么,大家都会兴致勃勃地讨论。
廖毅最大的感触是:“以后我做事也要像德国大师学习,做事要有计划、有步骤!”刚开始他感觉这课真没什么兴趣,做到一半时兴趣来了,它的兴趣在于:你按步骤完成了今天的计划的时候,那种心情的愉悦或说成就感、满足感是难以言喻的。所以现在他做完了一套器械,又还想再做一套呢!
黄家权也在一旁高兴地说:“现在上课变得跟孩子玩玩具一样有趣、好玩!不信老师您试试,这个工具好有趣的!”记者试了一下手虎钳,果然旋转平稳、均匀推进。据孩子们说,这个手虎钳甚至可以用来给核桃破壳。
5月11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新实训楼一楼,了解到更为详细的细节。
在外人看来,这种枯燥无聊、单调乏味的机器操作会有什么乐趣?意外的是,所有接受采访的学生都觉得约瑟夫的课“好好玩、有趣”。其实刚开始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可后来经常是已经下班了,还感觉意犹未尽,没有做够,因为觉得上课有意思,所以都希望做好。
记得有一次,黄家权把螺母的外圆车小了,约瑟夫就用样冲在螺母的外圆击打一圈,这样外圆就会变大,就可以跟螺母固定块配合使用。
刘家辉讲到一件事:在铣工件时会产生毛刺,虽然小到肉眼看不出来,但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到后面工件的精确度。约瑟夫就要求学生们不能偷懒,每铣一次就要清理一次,非常讲究细节。有一次,一个钻头断在了工件里面,怎么都弄不出来,约瑟夫用小锥按照螺纹的逆方向敲打10多分钟后,钻头被弄出来了——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会想到用这种方法和技巧的。
每当在大师的帮助下解决掉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有种成就感,进而感到由衷地快乐!而没有敬业和专业的精神,想轻而易举地解决一地鸡毛谈何容易!因此学生们的改变也是明显的。
说到难忘的事,叶铄邦笑得灿烂:“大师也有搞笑的时候。我们平时用锉刀和锯条时,习惯性地只用工具中间的那一点来锉、锯。约瑟夫就说,我们花钱买下的是整把工具,而不是只买下中间那一点,所以要全部用完整把工具,不能只用中间那一点,这个习惯要改变。按他的方法,把整个锉刀从头锉到尾,活儿既好又快。相比之下,只用中间那一点来锉模具,看起来是快,但完成的工作量并不多,活儿还不好,整个工作进度就慢。”—-学习到一个好的技巧心里能不开心嘛?而好的技巧是要在长年累月的反复研究中才能总结出来的。
彭城林的感慨就更深了:“从苦不堪言的害怕到从容不迫、从无所谓到一丝不苟、从任性懒散到遵守纪律服从安排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改变提升的真实写照。现在的我们,已经从当初的菜鸟向一个初级技工进阶了。”
彭城林觉得,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认真在乎细节、追求完美,才能往更高的层面进击。所以,他认为我们的工业技术想要更快发展,学习技术是一方面,职业素养也是一方面。“国家未来的希望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身上,我们必须努力才行!”

得到大师约瑟夫的亲传将使学生们受益终生

学生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学生自制的作品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制作的工具收纳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