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网>学校要闻>详细内容

“喜迎党代会”专题:教学改革结硕果,专业建设出成效——2010-2014年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综述

来源:99905cm银河有限公司新闻网 作者:教务与实训管理处 编审: 发布时间:2014-12-22 浏览次数: 【字体:



       新闻网通讯(通讯员 教务处 黄海国、刘晶、林宁)五年来,在示范校建设引领下,教学工作注重内涵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抓重点,找突破,专业实力不断增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日益提高,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全面深化“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五年来,依据学院办学定位,对人才培养进行了顶层设计,创新了基于企业不同需求的校企合作模式,推行了工作与学习相互融合的教学改革。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七步循环法”系统设计,行业企业全程参与、构建工作过程为导向专业课程体系,把“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中。以示范建设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范例,推动市场营销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其他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与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统一。
        五年来,校企合作联合开办“订单班”达20多个,如与桂林福达等公司联合举办“福达班”、“五菱班”、“柳工班”、“风行班”。形成校与企人才培养的双向互动,体现“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要求。2012、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案例连续两年收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深化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模式。构建了职业素养顶岗、专业能力提升顶岗、预就业顶岗的“伟易达”、“福臻”“福达”等“厂中校”合作模式;以实施“精益化和信息化”的“汽车零部件精密制造工厂”“校中厂”模式。通过合作,实现了从简单来料加工到为企业的技术服务、新产品开发;从以满足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为主的顶岗实习到校企有意识、有责任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从一般的职业素养培养的顶岗到专业能力提升顶岗质的飞跃。满足了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顶岗。
       经过五年实践探索,产生了一批高水平教改成果。近五年,我院作为主持单位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优化专业结构,升级培养目标,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开展专业调整和优化,升级培养目标。为适应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对专业结构、培养定位进行全面规划。2011年以来,新增工程机械运用与服务等8个专业,撤销3个专业(方向),7个专业(方向)停止招生。专业结构得到优化。2013至2014年,广西高等学校发展定位规划对专业进行分类发展要求。确定了数控技术等6个优势专业;软件技术等13个特色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21个需要专业;供用电技术等7个一般专业。为学院专业集聚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合企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培养目标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到培养“职业素养+技术技能+管理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升级定位。从2010年开始,以“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为主线”,以“二维”课程体系为框架,“七步循环设计法”为方法,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从培养目标、条件、途径、质量保障等方面系统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以项目为抓手,增强专业建设的实力和水平

       2011年以来,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获得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数控技术等9个专业获得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等3个专业获得广西2014年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物流管理和软件技术专业获中央财政“以奖代补”建设项目。供获央、区财1300万资金支持。学院从专业整体发展出发,确立16个院级特色专业和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建设,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了课程改革成果,丰富教师培养路径,提升实践条件的内涵建设,创新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完善人才培养的测评体系,疏通了中高职衔接渠道。学院积极探索本科教育。与广西科技大学联合举办机械工程专业2014年成功入选全区首批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试点高校;作为牵头院校,与广西科技大学联合开展机电技术教育、汽车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的广西县级中职学校教师定向培养工作。
      学院加大投入实训条件建设,建设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五年来,新增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柳州市千万元设备值实训基地2个。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优质的教学实训条件。


       将行业企业先进标准和和国际人才培养标准融入教学,开展高水准专项合作项目建设    为了适应柳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通过与德国国际合作协会(GIZ)、德国五大汽车制造商合作,开展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SGAVE),与德国DMS MS公司、日本FANUC公司合作建设教育部-DMS MS数控专业领域合作项目和“FANUC 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引入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先进标准,将先进的生产技术、组织方式、工艺流程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搭建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平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按照“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相结合,注重吸纳企业的参与,院外竞赛与院内竞赛相结合”等原则。构建了专业技能竞赛和通用技能竞赛完整体系。近五年来,我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6项,自治区级一等奖78项,二等奖154项,三等奖292项。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成果丰硕


     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面向产业、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的课程开发,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角度,深入企业调研、开展工作任务分析等手段与企业及行业共同开发所需要的课程,重构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成果显著    以课程优质资源共享为目的,资源水平升级为主线,开展了从各级各类精品课到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从传统的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全面制定,从传统课程到MOOCs建设,从单门课程考核到职业能力测评,标志课程改革和建设步入了深水区。五年来,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自治区级精品课12门,院级57门。五年来,我院共参与4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承担1个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建设了18个院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注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各级大赛斩获殊荣

     为了提高我院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彰显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精神,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院级、自治区级、国家级各项赛事,涉及参赛教师近1000人,组织各类竞赛培训、研讨会和评审会近50多场,邀请数10位专家到校进行讲座和指导,几年来,在技能竞赛的带动下,学校已经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良好风气和氛围。近五年,我院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5项、区级奖项61项、自治区级最佳创意奖1项、最佳艺术效果奖1项、国家级先进工作者1名,国家级优秀组织奖1个,连续3年获得自治区级优秀组织奖。



与企业专家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作任务分析

我院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与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共建汽车覆盖件模具数控制造教学基地  

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授牌仪式现场  

中德汽车合作项目:201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中德班学生正在上课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模具——零部件3D测量与制造”项目一等奖  

11届全国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获一等奖和大赛唯一“优秀选手”称号--卢国胜(左二)

 

我院代表队在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会场合影留念

相关信息